說起牛羊肉,大家肯定很容易想到新疆、內蒙等少數名族地區的牛羊肉,自覺那里的牛羊肉正宗。在剛結束的兩會上,也有委員提出扶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發展。若政策導向也是如此,那對下游--屠宰、肉類加工等企業來說不失為發展良機。 扶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,全國政協委員烏恩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,牛羊肉是我國近3000萬少數民族的必需食品,也是蒙古、藏、哈薩克等少數民族的重要收入來源。牛羊肉的生產和布局不是一個小問題,這既關乎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現代化畜牧業的轉型,也是實現農牧民增產增收、奔小康的重要途徑,更是維護我國食品安全和邊疆穩定的重要問題。 烏恩認為,積極探索金融支撐牛羊肉產業的有效模式,是支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。 他建議,國家層面應高度關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的發展,盡快開展牛羊肉生產貸款擔保和貼息試點,建立牛羊肉產業發展風險基金,出臺肉牛肉羊保險制度,制定最低保護價,提高牛羊肉生產抵御風險能力。參照生豬補貼制度,對基本牛羊母畜、種公羊實施補貼制度,將內蒙古納入國家肉;A母牛擴群增量項目。 同時,烏恩還建議,要鼓勵、扶持農牧區組建肉牛肉羊產業合作社,培育規;B殖,解決城鎮化和生態保護工程實施帶來的勞動力過剩問題,創造就業機會;大力扶持有機綠色牛羊肉品牌開發和綠色畜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,實現農牧民減畜不減收的目標。牛羊肉是我國近3000萬少數民族的必需食品,也是蒙古、藏、哈薩克等少數民族的重要收入來源。牛羊肉的生產和布局不是一個小問題,這既關乎如何實現民族地區現代化畜牧業的轉型,也是實現農牧民增產增收、奔小康的重要途徑,更是維護我國食品安全和邊疆穩定的重要問題。 烏恩認為,積極探索金融支撐牛羊肉產業的有效模式,是支持邊疆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。 他建議,國家層面應高度關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牛羊肉產業的發展,盡快開展牛羊肉生產貸款擔保和貼息試點,建立牛羊肉產業發展風險基金,出臺肉牛肉羊保險制度,制定最低保護價,提高牛羊肉生產抵御風險能力。參照生豬補貼制度,對基本牛羊母畜、種公羊實施補貼制度,將內蒙古納入國家肉;A母牛擴群增量項目。 機械化屠宰及肉類加工是牛羊肉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家政策支持和鼓勵邊疆牛羊肉產業的發展,給下游企業也就是屠宰設備、肉類加工機械以及食品包裝等行業帶來不錯的發展機遇。 政策要求 今年二月初,農業部印發《關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業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確定2015年畜禽屠宰行業管理五大重點工作。加快《畜禽屠宰管理條例》立法進程,起草、出臺一批畜禽屠宰管理部門規章、規范性文件、技術性標準,研究制定鄉鎮小型生豬屠宰場(點)監督管理辦法、牛羊禽屠宰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。穩步推進畜禽屠宰行業轉型升級。研究制定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,及時制定修訂地方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設置規劃。整合畜禽屠宰統計監測系統,優化統計樣本企業,建立統計信息員隊伍,切實做好畜禽屠宰統計監測。加強畜禽屠宰產業發展研究,推動地方研究出臺促進畜禽屠宰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,及時預警預判畜禽屠宰產業發展和肉品質量安全形勢。 此外,據《全國生豬屠宰行業發展規劃綱要》的要求,2015年將在全國生豬生產區培育一批年產屠宰量100萬頭以上的大型定點屠宰廠,進一步提高行業集中度。隨著國家相關部門政策的出臺,省市衛生部門對定點屠宰的重視,一些資質較淺,設備落后的屠宰廠將在市場競爭中逐漸被淘汰,而大型的屠宰企業更親睞于先進完整屠宰設備流水生產線,屠宰機械需求量不斷增加。因此說,屠宰設備流水生產線成為屠宰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 市場需求 近幾年可以說是屠宰機械發展的黃金時期。一方面,禽流感形勢嚴峻,各地為了防范禽流感,都對活禽屠宰下了禁令,生鮮雞市場順勢而起,對家禽屠宰設備的需求不斷上升。另一方面,勞動力成本提高,屠宰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,引入大型屠宰設備流水線作業,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,降低了人工成本,在標準化的生產模式下更加保障了生產過程的安全和肉類品質。 邊疆地區有著豐富的牛羊肉資源,以及忠實的消費群體,牛羊直接屠宰出售是一種方式。發展牛羊肉深加工也是一種方式,它能更好的提高牛羊肉的附加值。加工包裝后的牛羊肉產品還能分銷到世界各地,打開更廣闊的銷售市場。并且,邊疆地區的牛羊肉在全國都有較好的名氣嗎,品牌效應明顯,若能因地制宜,加快這這一產業的發展,必能給邊疆地區的農民帶來福音。
|